全国定制热线4006-987-163
扇面书法艺术与扇面的特殊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扇子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我国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汉代以前称为原始期,汉代以后称为艺术期。原始期的扇子上没有书画艺术的迹象,艺术期的扇子上有明显的书画迹象,根据其发展的情况,我们将艺术期的扇子划分为四个阶段。
1、汉代是扇面书法艺术的发育阶段
汉代以前,还流行用集羽作成的形如鹊翅的“羽扇”。这些质地,显然都无法实践书法团扇艺术的表现。到了汉代,丝织业获得了飞速发展,因此出现了用绢、纨、素绫等丝织物做面料的“纨扇”。团扇这种形制和质地上的发展,为扇面书法艺术的发育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到了东汉时,扇面上除了能够织出一些图案以外,已经出现了织字文锦,其文字是“长乐明光”、“延年益寿”等吉语。
2、魏晋——唐宋是扇面书法艺术的发展阶段
魏晋时期制扇的用料和装饰方法也开始丰富起来了,上层社会的人们开始享用素白色的丝织扇面所提供的条件,除了织有花鸟虫鱼的纹样之外,扇面书画也开始发展起来。这不仅美化了扇面,而且人们也常以拥有社会名流书绘的扇子,来表示自己的品位、修养及政治经济地位,扇面也因绘有名人书画而身价倍增。
唐宋时期,在制作扇子的过程中,非常重视扇面的质地,提倡宜书宜画式质地。书画名家和文人雅士在扇面上题诗作词、挥毫书画的风气,更比魏晋盛行,在扇面上绘画、扇子书法艺术作品已较普遍。迨及宋代,社会上玩书画扇的风气愈来愈浓,并出现了不少扇商开设书画扇铺,为扇面书画的交流和收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由于制扇业的飞速发展,书画成了扇面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扇面书画艺术发展较快,流传至今的宋代扇面书画作品已具备了较高的水准。 3、元明清是扇面书法艺术的成熟阶段
明代的团扇改进为双面绷绢,可以一面作书题诗,一面绘画。这时绷制的扇面仍以生绢为主,由于生绢表面毛糙,不易着墨,难以泼墨写意,故大多为楷、行书。清代以后,团扇制作改为矾绢绷面,绢面光滑细腻,易于挥毫,各种书体皆有表现。
明代以后,纸面折扇流行。清光绪年间,由于纸面折扇的普及,使扇面书法渐趋成熟,书写内容丰富多彩,各种字体的书法在扇面上都有所表现。使扇面书法达到了辉煌的地步,成为与手卷、册页、对联、条幅等并列的一种书法形式,文人墨客鲜有不能作扇书扇者。
4、近现代是扇面书法艺术的丰富阶段
近现代由于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扇子的应用范围越来越窄,手摇扇子日益稀少,扇子扇面书法真正成为艺术品而为人们所珍爱。书法家们在扇面上留下的许多精美的作品,不仅供欣赏和珍藏,也成为国际文化交流中互相馈赠的珍贵礼品。可见,扇面书法的实用性也在发生着变化。
随着印刷术的飞速发展,扇面印制更加方便快捷,扇面书法的普及进程也会加快。现代扇面书法,在继承传统扇面书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不仅内容取材广泛,意境清新,而且形式多样,富有时代气息。为了使扇面书法发扬光大,中国书法家协会于1998年和2005年连续主办两届全国扇面书法展。
--------------------------------------------------------------------------------------
如果您喜欢书画扇子请联系我们的在线客服或拨打电话:17768011578
了解盛风最新动态请扫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