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定制热线4006-987-163

欢迎来到盛风苏扇网! 收藏盛风|新闻资讯|在线留言|网站地图
盛风扇子
当前位置: 首页 » 盛风新闻中心 » 扇子资讯 » 行业资讯 » 明朝时期折扇的发展状况

明朝时期折扇的发展状况

文章出处:   责任编辑:   发布时间:2017-08-09 09:25:00    点击数:-   【

早在北宋时,日本僧人奝然在进奉给北宋朝廷的礼物里,用了日本的折扇,当时可以说是异国珍宝。后来,郭若虚、黄庭坚、苏轼等也都有诗文提到了“倭扇”,十分稀罕,可他们见到的却是来自高丽,经过了中转,所以日本折扇是一路向西,到了中国。日本折扇一到来便是面向统治阶级,它的精良暗示着绝高的价格,非等闲之人可以拥有,不免让人想起《水浒》里“公子王孙把扇摇”的画面。

mingchaozheshan

明代金扇子江西省博物馆、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藏

等到明永乐朝,成祖朱棣看了朝鲜国进贡的折扇,很喜欢,命工匠大量仿制,还添加书画,作为赏赐大臣妃子的恩典,乐此不疲。于是从宫廷到民间,一发不可收。而石守谦在《移动的桃花源》提出:“中国之始作折扇画,显然与某个皇帝‘喜其卷舒之便’而仿制的动机无直接关系,而极可能来自于一种与倭扇竞争的心理需求。”民间有仿制折扇,冒充日本产,真假难辨,王绂在他的《倭扇谣》中大加嘲讽,日本人收购杭州产的折扇,说是日本货,转眼街头高价卖出,顾客全当真,因他是真的日本人!民间仿制如此热烈,可见折扇的市场需求。

收放自如,使折扇比团扇更便于随身携带,私密而又瞩目,它开合传递的次数,甚至超过了卷轴。上宽下窄的优美弧形,催生了扇形画。扇形,也成为一种特定的造型图案,广泛出现在园林、宅邸。

mingchaozheshan1

明皇帝朱瞻基扇面画松下读书图故宫博物院藏

折扇最初重骨,扇骨更多是工艺的比拼,良才美质,雕刻镶嵌,而书画的加入,扇面成为独立的焦点,甚至可以脱离扇骨。一把折扇的高下,最终在于扇面。山水画在中国画中首屈一指,自然使得折扇这个消夏用具升格为高雅的标志、身份的象征。主角仍是山水画,折扇只是一个载体。折扇可以说是小型山水画,而山水折扇的第一个高峰在明朝。从宋徽宗赵佶的团扇画,到明宣宗朱瞻基的《松下读书》折扇,画者总能自发地去适应扇面特定的形式。折扇扇面的挥洒,更多出现在江南。明四家在翰墨上的成就,掩盖了他们耀眼的折扇画,想来也在所难免。

mingchaozheshan2

明张成龙编《张白云选名公扇谱》第三开

折扇至明中晚期,已非贵族士大夫专属。版画《张白云选名公扇谱》的流传使扇画山水进一步在士民阶层普及。仇英《清明上河图》中,描绘了好几个手持折扇的人物,其中一个摆摊的相面师,冠服打扮,手持展开的折扇。

mingchaozheshan3

明仇英《清明上河图》(局部)沈阳辽宁省博物馆藏

中国的折扇,形式与内容始终若即若离,经由明清折扇扇面书画艺术创作,折扇像其他众多外来艺术一样,不断地在完成本土化。到了18世纪,欧洲的上流社会,他们拿到中国的折扇,巧夺天工,百看不厌,直呼“噢——这是东方情调!”

-----------------------------------------------------------------------------------------------

如果您喜欢折扇请联系我们的在线客服或拨打电话:17768011578

关注盛风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动态

xiao

此文关键字:明朝折扇 折扇的发展
成人高考 www.xueli9.com成人高考 http://m.xueli9.com http://m.xueli9.com/sitemap.html http://www.xueli9.com/sitema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