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定制热线4006-987-163

欢迎来到盛风苏扇网! 收藏盛风|新闻资讯|在线留言|网站地图
盛风扇子
当前位置首页 » 盛风新闻中心 » 扇子资讯 » 行业资讯 » 以扇为礼

以扇为礼

返回列表 来源: 查看手机网址
扫一扫!以扇为礼扫一扫!
浏览:- 发布日期:2019-04-16 17:42:00【

以扇为礼

传承·创新·奉献·诚信

        我们经常会在古装剧看到太监或宫女,手执长竿羽扇,站在帝王后侧作遮护状的场面。扇子在这里,并不是用来招风纳凉的生活用具,而是用来彰显封建等级的礼仪用具——仪仗扇。

仪仗扇

        作为中国封建王朝统治的产物,仪仗扇的使用可追溯到战国、两汉之际。晋崔豹《古今注·舆服》便曾记载:“雉尾扇,起于殷世。高宗时有雊雉之祥,服章多用翟羽。周制以为王后夫人之车服。舆车有翣,即绢雉羽为扇翌,以障翳风尘也。汉朝乘与服之,后以赐梁孝王。魏晋以来无常,惟诸王皆得用之。”

仪仗扇

        从商代开始,“仪仗扇”便在贵族之间流行开来,作为彰显等级和遮蔽风尘的礼具。周、汉延制。魏晋时期,“麈尾”盛行,龙门莲花洞石刻仪仗图表明北魏时期已出现麈尾形制的仪仗扇,西魏时期的敦煌壁画中也出现了近似这种形制的麈尾形态的羽制仪仗扇。

仪仗扇

        唐朝,随着封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仪仗扇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不仅正式提出了“索扇制度”,还更加规范了仪仗扇的使用制度。

        此时,仪仗扇在统治者眼中已不再是遮阳避日、纳凉去暑的玩物,而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其政治功用特征愈加明显。

索扇制度

        “索扇”制度的最初提出者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萧嵩。据《唐会要》记载,开元时,萧嵩上奏皇帝:“臣以为宸仪肃穆,升降俯仰,众人不合得而见之。请备羽扇于殿两厢,上将出,所司承旨索扇,扇合,上坐定,乃去扇。给事中奏无事,将退,又索扇如初。”萧嵩在奏文中明确指出,“索扇”制度旨在加强皇帝威严,达到众臣“不合得而见之”的效果。《新唐书》中《仪卫志》云:“侍中奏‘外办’,皇帝步出西序门,索扇,扇合。皇帝升御座,扇开。”唐人诗歌作品中亦有臣子朝参时帝王“索扇”仪式的记载。王建《元日早朝》诗云:“左右雉扇开,蹈舞分满庭。”杜甫《秋兴》诗云:“云移日绕龙鳞识圣颜。”韩俚《梦中作》诗云:“扇合却循黄道退,庙堂谈笑百司闲。”唐人张莒的诗歌《元日望含元殿御扇开合》,诗题中直接点明该诗是描写朝廷元日宴会时的“索扇”仪式。

        “索扇”制度的提出使得仪仗扇在唐朝更加规范化,从而加强中央集权,意喻皇权神授、至高无上。

仪仗扇

        唐朝在仪仗扇种类上较前朝更为丰富,有雉尾扇、团扇、偏扇、方扇等。因此,唐朝统治者不仅规定了“索扇”制度,还根据使用者规定了仪仗扇的种类和数量,并精心挑选形象俊美的官家子弟作为仪仗人员。以形制为例:雉尾扇为皇帝、皇太后和太后、太子和太子妃、亲王及一品命妇使用;但规格最高的雉尾障扇是天子一人的仪仗用具,他人不得使用。所以唐德宗年间的泾原兵变中自备扇仪,以天子自居的朱泚,便被统治者认为是以下犯上之举。

        此时,仪仗扇几近成为了封建王权的象征,一切违背仪仗扇礼制的行为都被认为是对皇权的僭越。

仪仗扇

        唐朝后,各朝继续沿用索扇制度。《宋史·仪卫志》记载“凡朔望朝贺、行册礼,皇帝升御坐,必合扇,坐定去扇,礼毕驾退,又索扇如初。”宋朝在行索扇之礼时,还配有特定的音乐——《隆安》,将索扇礼仪与乐章相融合。明代乐词记载:帝王升殿时奏《圣安之曲》“扇开卷帘帝王兴”,还宫时奏《定安之曲》:“掌扇护御容”。清同治年间举行大婚时则有记载:“辇入乾清宫,执事者具退,侍卫何隔扇”,仪仗扇的使用一直延续到光绪年间,随着封建王朝的结束而退出历史舞台。

        仪仗扇,从产生之初便是彰显礼仪的礼器,其使用的规模和形制无不从侧面展现着封建中央集权的逐步加强与国力的强衰。

关注盛风·与扇结缘


喜欢扇子的朋友请联系我们的在线咨询客服或拨打电话:17768011578与我们联系

了解盛风最新动态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关注盛风

推荐阅读

【本文标签】:仪仗扇、团扇
【责任编辑】:版权所有:http://www.szfan.com转载请注明出处
成人高考 www.xueli9.com成人高考 http://m.xueli9.com http://m.xueli9.com/sitemap.html http://www.xueli9.com/sitema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