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苏扇,源于遵循内心对美和文化的感知。从爱一物到执一物是个过程,人类归根结底依然是视觉动物,当抛开文化底蕴不谈,在深究某样事物根源之前,最开始吸引人去了解它的一定会是这个事物的给人的视觉印象。如同对苏扇的喜爱就大多都源于它的扇面,苏扇的艺术价值体现也很大一部分在扇面上。
一、扇画的历史
扇面画有着悠久的历史,以东晋王羲之书老媪扇这脍炙人口的故事为先,便开创了扇面文化的先河。
到了宋代,随着绘画艺术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山水画、花鸟画在唐末、五代基础上得到空前的提高。文人与绘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形成了文人画创作高潮。加上皇帝对扇面艺术的重视,书画扇面相应得到飞速发展,臻于顶峰。
二、扇画的艺术表现形式
扇画山水往往以小见大,咫尺千里,意境深远,画家在构图布局时尚需丘壑内营,山情水色,成竹在胸。花鸟画则多取四季花木,疏简折枝,翎毛鱼虫,梅兰竹菊,奇石野草,穷理尽性,精思巧构。人物画多写松荫策杖,临流抚琴,崖壑高士,亭阁仕女,渔樵耕读,形神兼备。
书画折扇艺术形式语言多元,或写危崖高耸,山石崚峋,幽谷空蒙,飞瀑如练;或画老松虬曲,繁阴如盖,溪流潺潺,空亭凭栏;或作渔舟泊岸,江阔帆远,暮色苍茫,水天相接。一派悠然自得景象,意境或清旷,或萧寒,或淡远。或奇花异卉,争鲜斗艳,栖禽高鸣,秋虫低唱。
古代扇画艺术是传统中国画门类中特有的语言形式,历代画家借以抒情达意,或寄乐林泉,放怀自然,或以物言志,含情蓄意。在传世的许多明清折扇中,画家们借景托物,写心写意,比兴多方,精于此道者,灿若繁星。超然脱俗的丹青佳作,已经成为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许多经典的扇画艺术更是后世赏习、研究、临摹、借鉴的范式与楷模。
----------------------------------------------------------------------------------------------------------
喜欢盛风苏扇扇子的朋友请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或拨打电话:17768011578
了解盛风最新动态请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