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以前称扇子的,都指团扇而言。《杖扇新录》载:近世通用素绢,两面绷之,或泥金、瓷青、湖色,有月圆、腰圆、六角诸式,皆倩名人书画,柄用梅鹿、湘妃、棕竹,亦有大漆、象牙之类。
比起如今各路制作精良的扇子被束之高阁,从前的扇子总是更能“物尽其用”,从皇帝仪仗到民间使用,团扇逐渐成为扇风纳凉、消暑生炭,除尘驱蚊,遮面障羞必备的物品。风情万种的中国团扇,凝聚古今工艺美术之精华。
古代的团扇大多制作精细,装饰华美。扇面上更是常绣有花鸟、鱼虫、山水、也有绣人物、佛像的。以彼时中国的刺绣水平,拿到一把巧夺天工美轮美奂的团扇实属易事。就团扇造型而言,经过团扇历史发展,以圆似明月的居多,但其他形状的也不少。如六角形、八角形、瓜楞形、蕉叶形、梧桐叶形等等。
团扇历史起源至唐宋时期最为流行,扇上题诗作画也最兴盛。唐代团扇成扇存世未见,故宫博物馆仅藏晚唐团扇轴一幅。南宋时,有些绢本团扇的扇柄虽已不存,但扇面却保存得相当完好。从元代起,在团扇上绘画题书的情景开始呈衰退态势,而这种态势到明代就更加明显,从而将在团扇上作书画的主流拱手让位给折扇。
事实上,古代的男人也用团扇,在唐代永泰公主墓和李凤墓的壁画上,我们就能看到有手执团扇的男子。只是到了明代,团扇才渐渐变成了女性的专用之物,正规的场合男人都开始改用了折扇。
清代咸丰时,团扇又开始重新兴起,并在清末时大肆活跃于书画家的案头。清末所制团扇,其形制以圆形为主,一种为两面无骨的团扇,另一种是扇柄穿过其中一面的扇面,将画面平分为二,另一面则无骨。由于扇骨将画面一分为二,因此可供两人合作书画,相映成趣。
---------------------------------------------------------------------------
如果您对以上的团扇感兴趣,请点击联系我们的在线客服,或拨打:17768011578
了解更多团扇文化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